2009年12月31日 星期四

新聞選輯:挑適合輪椅 老人家更健康 走路喘噓噓 別不服老 有頭部外傷易跌倒 也建議選坐

【本報記者╱陳惠惠】
選輪椅和買衣服一樣,要挑選適合自己身材。合適的輪椅,老人家不只坐得舒服,身體也能得到支撐,否則長久下來,不但可能肢體變形,還會長褥瘡。

國泰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組長潘晨光說,不只沒有行動能力的人要坐輪椅,有些小腦中風患者,站立雖無問題,但平衡功能受損,一抬起腳走路就易跌倒,為避免跌倒骨折、頭部外傷等傷害,建議也要坐輪椅。

有些老人家雖能行走,卻因關節疼痛、偏癱,走不遠,或是身體耗弱,走起路來費力的程度,有如健康人做運動,氣喘噓噓,這時候千萬不要不服老,不肯坐輪椅。

而且老人家反應不若年輕人靈敏,加上手部操控能力也較弱,專家建議,最好用手動式輪椅,不建議使用電動輪椅。

因糖尿病血液循環不好或須長時間久坐輪椅的老人,褥瘡風險較高,需要在座椅上加一塊氣墊或乳膠墊,分散壓力,以免久坐疼痛或有悶熱感。

陳適卿說,若老人家已無法站立,最好選擇可拆式扶手輪椅,照顧者不必再抱起老人家,可以從輪椅側面移動,減輕負擔。

使用環境、個人身材 都要考慮

挑選輪椅,要同時考量環境及個人因素。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陳適卿說,若輪椅出入的地方幾乎都是平坦水泥、柏油路面,可以考慮用不灌氣的實心胎;相反地,若經常要出入顛簸不平、有小溝渠的路面時,充氣胎避震效果較好,比較舒適;而且,最好選擇直徑較大的腳輪(小輪),較容易跨越。

另外,若要在室內使用輪椅,還要考慮門的寬度,以免輪椅無法進出。陳適卿說,一般輪椅都是驅動輪(大輪)在後,腳輪(小輪)在前,操控較容易,迴轉半徑卻較大,室內型輪椅的骨架經過特殊設計,大輪在前、小輪在後,因輪椅長度較短,迴轉半徑較小,較適合在相對狹窄的室內空間活動,不過,這類輪椅較為少見。

除了看環境,輪椅尺寸大小更要合適。潘晨光說,輪椅座位太寬,老人家身體長期傾向一側,久而久之會導致脊椎變形。過窄的座椅,臀部兩側因輪椅結構壓迫,除了局部血液循環不良,還可能擦傷。

輪椅座位究竟要多寬才適當?潘晨光說,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比臀部最寬處多1到2吋(約2.5到5公分)。以臀寬80公分的人為例,座椅寬度大約是82到85公分,另外,還要留意冬天穿著較厚重衣物時,是否會有擁擠感。

至於座椅深度,則要視大腿長度而定。潘晨光建議,座椅邊緣與膝蓋後方最好留下兩根指頭(約1吋)的距離,過淺的座椅,壓力容易集中在臀部且腿部支撐性不夠,久坐易疲累;座椅過深,則因為臀部前移,背部缺乏支撐,易導致腰痠背痛,且椅緣長期磨擦膝蓋後方,若老人家感覺能力較差,還可能造成壓瘡。

輪椅座椅與腳踏板間的距離,則視小腿長度而定。陳適卿說,偏癱的老人家兩隻手臂力道不一,自行操控,很容易打轉,這時候就須調降座椅高度,讓好腳可以接觸地面,控制行進方向。

市售輪椅可分成摺疊、固定式兩大類,前者折收後體積小,方便外出時攜帶,但不如固定式輪椅那般穩固。潘晨光建議,四肢麻痺、頸部以下無法動彈的老人家,較適合固定式輪椅。

【2009-12-31/聯合報/D2版/健康】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